錢超塵 北京中醫藥大學
俗字是主要流行于民間的不符合漢字六書規范的屬于異體字范疇的字體。《辭海》解釋“俗字”說:“俗字,異體字的一種。舊稱流行于民間的多數為簡體的文字為俗字,別于正字而言。區別正和俗的標準,往往隨時代而變遷。”按,遼代和尚釋行均于公元997年編寫一部專門解釋俗字的字典《龍龕手鏡》,收錄俗字26430個,其中大部分俗字并非“多數為簡體字”,有許多俗字的筆劃比正字還多,所以“多數為簡體”,不是俗體字的主要特點。
我國研究俗字的歷史很悠久。顏之推(531年——?)《顏氏家訓》的《書證》、《雜藝》等篇對當時流行的大量俗字進行了分析。唐初陸德明《經典釋文》、唐顏師古《匡謬正俗》、唐張參《五經文字》、唐顏元孫《干祿字書》等等都是研究俗字的重要著作。顏元孫說:“所謂俗者,例皆淺近,唯帳簿、文案、券契、藥方非涉雅言,用亦無爽。倘能改革,善不可加。”俗字對中醫古籍影響巨大,在北宋校正醫書局刊印醫書以前,中醫古籍都是手抄本,其中有大量俗字。后來雖然改為木版刊刻,但是有些俗字辨識困難,于是出現訛字;有些文字雖然不訛,但是書寫方法與后世通行的書寫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識別困難。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醫古籍的一項重要任務。
俗字的寫法有一定規律可循。宋朝孫奕《示兒編》對俗字的書寫規律有概括,可參。
趙開美本《傷寒論》以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小字本《傷寒論》為底本翻刻,翻刻精細,書中有大量俗字。下面選擇幾個俗字簡加說明。
1“摶”與“搏”:《傷寒論》“小便赤黃,與熱相摶”、“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相摶”之類的“摶”字,宋本《傷寒論》皆刻為【“扌”+“尃”】,這是一個俗體字,常常與“搏”字相混。唐代張參《五經文字》手部指出:“搏【“扌”+“尃”】,上補各反,從尃,尃音敷。凡搏、縛之類皆從尃。下徒端反,從尃。”后人不識此字,而改為“搏”字。但是宋版《傷寒論》刻板不誤,而是刻為俗體“摶”字。細辨宋版《傷寒論》影印件,清清楚楚看出是俗體“摶”字,而不是“搏”字。考“搏”字與俗體“摶”字的區別主要在右邊的聲符“專”與“尃”上。
筆者對宋板《傷寒論》全書的所有俗體“摶”(tuan)字與以“專”字為聲符的形聲字如“轉”字詳加觀察識別,發現“專”字與“尃”字有明顯區別,絕不相混。比如宋本《平脈法》“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摶,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句中有一個俗體“摶”字,有兩個“轉”字,它們的聲符形體有明顯區別。
北宋校正醫書局刻印醫書以前,古代醫書都是手抄本,俗體“摶”與“搏”多相混淆。以《素問》為例。《素問》較好版本首推明顧從德本,但是書中也把“搏”與“摶”混淆起來。謹以明顧從德影印本《陰陽別論篇第七》末段中的“搏”字為例,可以明確看到俗體“摶”字均已訛為“搏”字,而日本仁和寺影印本《太素》卷三《陰陽雜說》亦收錄此篇文章,手抄本皆作俗體“摶”,楊上善均按“摶”的詞義加以訓釋,訓為“聚”“總”“皆”等。下簡言之。
①《素問》:“陰搏陽別謂之有子。”王冰注:“搏謂搏觸于手也。”王冰不識俗體“摶”乃誤釋為“搏”,故訓為“搏觸”。《太素》手抄本作“陰摶陽別謂之有子”。楊上善注云:“陰脈聚,陽脈不聚也。”此句俗體“摶”與“別”是兩個對應的反義詞,通過反義之脈象以鑒別有子與無子。楊上善以“聚”義釋俗體“摶”,以“不聚”釋“別”,是為得之,王冰注失之。
②《素問》:“陰虛陽搏謂之崩。”王冰注:“陰脈不足陽脈盛,搏則內崩,而血流下。”王注解釋醫理,未釋“搏”義,觀注之意,為搏擊義。《太素》此句楊氏無注,細審抄本字形,乃俗體“摶”字。
③《素問》:“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王冰注:“搏謂伏鼓巽于常候也。”此釋醫理。《太素》“搏”作俗體“摶”,楊注云:“太陰總得三陰之氣。”楊以“總”義釋“摶”。
④《素問》:“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王注釋醫理,未注“搏”義。《太素》句同,“搏”作俗體“摶”。楊注云:“少陰總得二陰之氣。”釋俗體“摶”為“總”字。
⑤《素問》:“一陰俱搏十日死。”王未釋“搏”義。《太素》作“一陰俱摶十日平旦死。”楊注:“厥陰氣皆來聚。”以“皆”“聚”釋俗體“摶”。
⑥《素問》:“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王未釋詞義。《太素》作俗體“摶”,楊注:“三陽之脈聚而且鼓。”以“聚”釋俗體“摶”。
⑦《素問》:“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二陽俱搏,其病溫”,王未釋詞義。《太素》句同,唯兩“搏”字作俗體“摶”。楊注:“陽明之氣皆聚。”以“聚”義釋俗體“摶”字。
上述七例《素問》共有八個“搏”字,王冰解釋為“搏觸”,即搏擊之意。有的句子未釋“搏”義,已釋于前,則略于后。《太素》有八個俗體“摶”字,楊訓釋為“總”“聚”“皆”,以“摶”的本義釋之。細審《太素》手抄本作俗體“摶”,絕無疑義。
《素問》顧從德本尚有一些“搏”字當作俗體“摶”,當進一步研究之。
王冰注以解釋醫理為主,楊上善注以訓詁為主,對比上注可見其他。
趙開美本《傷寒論》對俗體“摶”與“搏”區分得很嚴格,通覽趙開美本《傷寒論》有“摶”字而無“搏”字。后世不識俗體“摶”字,乃訛為“搏”字,近世鉛字排印本、電子錄入本皆訛作“搏”矣,是以瑣言辨之。
複:義符是“衤”旁,《傷寒論》皆作“礻”旁,為“複”的俗字。
往:右半邊是“主”字,《傷寒論》作“生”字,為“往”的俗字。
紙:右半邊是“氏”字,《傷寒論》作“氐”字,為“紙”的俗字。
初:左半邊是“衤”旁,《傷寒論》作“礻”旁,為“初”的俗字。
被:左半邊是“衤”旁,《傷寒論》作“礻”旁,為“被”的俗字。
疒+軫:《平脈》:“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摶,必成隱疒+軫”。此字是“疹”的俗字。《正字通》疒部:“疒+軫,俗疹字。”《傷寒論》多用“疹”字。
“復”與“覆”:“旋覆花”宋本《傷寒論》皆作“旋復花”,無一作“覆”字者。
“沈”與“沉”:宋本《傷寒論》沉脈之沉皆作“沈”,無一作“沉”者。《玉篇》:“沈同沉。”今“沈”與“沉”音義有別。
宋版《傷寒論》“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訛字,也不是俗字,附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