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是一種十分常用的中藥。中醫認為,大黃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主要有通便導滯、瀉火涼血、活血祛瘀、利膽退黃之功效。不過,大黃生品與炮制品在功效上存在較明顯差異,臨床應用也各有其主要適應癥。以下介紹幾種常用大黃炮制品的臨床應用特點。
生大黃 其性苦寒、氣味重濁,走而不守,直達下焦,瀉下作用峻烈(主含蒽醌苷),攻積導滯,瀉火解毒力強。主要用于實熱便秘,高熱譫語,發狂,吐血,濕熱黃疸,跌打瘀腫,血瘀經閉,熱毒腸癰,瘀血腹痛,癰腫疔毒以及外治燒燙傷等證。其代表方藥有:用于峻下熱結的“大、小承氣湯”;行氣逐水的“舟車丸”;瀉火解毒的“瀉心湯”等;治熱毒腸癰的“大黃牡丹皮湯”;治療瘡癰腫毒、燒傷或燙傷的“金黃散”等等。
熟大黃 蒸熟后大黃酸顯著減少,番瀉苷僅余微量,其瀉下力十分緩和。能減輕傷胃氣、傷陰血、腹痛等副作用,但其活血作用較強,常用于瘀血諸證效佳。如跌打損傷、閃挫傷,瘀血停滯,可與當歸,木香、紅花等行氣活血藥同用,方如“正骨紫金丹”。
酒制大黃 酒大黃瀉下作用趨弱,能緩和寒下,同時使藥力上行而起瀉心火、肝火作用。臨床上一般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等。酒大黃有升提之性,能引藥上行,善清上焦實熱,對于熱病時疫,頭痛壯熱,常與黃芩、黃連、梔子等同用,以增強清上焦濕熱作用,方如“三黃梔子豉湯”;酒制大黃也善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頭痛等,如火邪上炎所致的頭痛、目赤、牙痛等,方用“當歸龍薈丸”;酒大黃還能減輕腹痛之副作用,增強活血祛瘀之功,代表方有治療蓄血證之“抵當湯”,用于瘀血內停、月經停閉的“大黃zhé蟲丸”等。
大黃炭 炒炭后,瀉下作用極微,主要具有涼血化瘀、止血功效。可用于大腸積滯的大便下血,以及熱血傷絡、血不循經之各種出血癥。代表方有“十灰散”。對于大腸有積滯的痢疾以及便血證,可與金銀花、黃芩等合用,方如“雙炭飲”。此外還有用于涼血止痛的“犀角地黃丸”等。
醋大黃 大黃醋炒后,可除去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但消積化瘀力增強。主要有清熱化濕、消積散痞作用。與枳實、白術、神曲等合用,可用于治療濕熱內阻、脘腹痞滿、下痢、泄瀉;與三棱、紅花,水蛭等配伍,能治婦女癥瘕癖積、痛經閉經,產后血瘀腹痛、產后胎衣不下等,方如“化癥回生丹”。此外,醋大黃清熱利膽、活血通腑,且能引藥入肝,也用于治肝膽郁滯證及肝硬化、肝炎、肝癌、肝膽結石等。(蒲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