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黃連

別名:

土黃連、牛金花、八步緊、斷腸草

科屬:為罌粟科白屈菜屬植物

學名:

Chelidonium majus L.

類 別:

全草類

分布:

全國分布,

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江西、浙江等地均有栽培.

形態特征:

植株高度:

30--90cm

主根圓錐狀,土黃色。莖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細長柔毛,斷之有黃色乳汁。葉互生,1~2回單數羽狀全裂;基生葉長10~15厘米,全裂片2~5對,不規則深裂,深裂片邊緣具不規則缺刻,頂端裂片廣倒卵形,基部楔形而下延,上面近無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有白粉;莖生葉與基生葉形相同。

花數朵,近傘狀排列,苞片小,卵形,長約1.5毫米,花柄絲狀,有短柔毛;萼片2,早落,橢圓形,外面疏生柔毛;花瓣4,黃色,卵圓形,長約9毫米;雄蕊多數,花絲黃色;雌蕊1,無毛,花柱短。蒴果條狀圓柱形,長達3.5厘米。種子多數,卵形,細小,黑褐色。有光澤及網紋。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用途:

可做藥用.

此外,尚有大花白屈菜,花較大,花瓣廣卵形,長1.3~1.5厘米。分布東北各地。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白屈菜(土黃連)Chelidonium majus L.的全草。

生長于山坡、水溝旁,林緣草地或草叢中。

采制:夏、秋季采挖。洗凈,陰干或迅速曬干。

成分:含白屈菜酸(chelidonic acid)、白屈菜堿(chelidonine)、原鴉片堿(protopine)、白屈菜紅堿(chelery thrine)、小檗堿(berberine)、黃連堿(coptisine)等。

藥理:

白屈菜醇提取物體外試驗表明,對人食管癌細胞(Fca-109)有明顯殺傷作用,以生藥濃度0.1和0.2mg/ml的醇提取物培養2日,殺傷率分別為55%和61%。濃度1、5、10、20、30mg/ml的試驗結果表明,其對Fca-109的殺傷作用隨濃度加大而增強。白屈菜甲醇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實體瘤(ESC)有明顯抗癌活性,連續7日,總劑量在350mg/kg和700mg/kg時,對小鼠內瘤(S180)的抑瘤指數分別為0.45和0.55,對艾氏實體癌(ESC)的抑制指數分別為0.44和0.52,且毒性較小。另外從白屈菜中提取到的一種新物質ukraine對惡性腫瘤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牛長群,等。中國藥學雜志,1994,29(3):138]。

臨床:用于治療消化道及呼吸道癌瘤。

(1)奧地利學者從白屈菜中分離出一種新的潛在抗癌物質--烏克蘭(ukrain),用此(烏克蘭)治療300例腫瘤患者,30%患者腫瘤消退,停止轉移,并證明本藥能增加腫瘤細胞氧的消耗,從而使之死亡[國外藥訊,1986(12):22]。

(2)元棗根70g,白屈菜、楤木、苡仁、刺五加各30g,三棱、莪術各9g(或元棗根90g,白屈菜、楤木、刺五加各30g,核桃枝15g)。水煎劑,口服每日一劑,煎2次分服。疼痛者加元胡;黑便者加三七60g,當歸、白芍各30g;體虛者加五味子15g,黃芪、黨參、香附各30g,共治療胃癌50例,總有效率52%[13:359~360]。

功用主治:

鎮痛,止咳,利尿解毒。治胃腸疼痛,黃疸,水腫,疥癬瘡腫,蛇蟲咬傷。

①《中國藥植志》:"治胃腸疼痛及潰瘍。外用為疥癬藥及消腫藥,以生汁涂布之。"

②《山西中藥志》:"下心火,退燒解熱,消炎殺菌,鎮痛鎮靜。"

③《四川中藥志》:"治肝硬化,皮膚結核,腳氣病,膽囊病及水腫黃疸。"

④《陜西中藥志》:"治毒蛇咬傷,止疼消腫。"

⑤《北方常用中草藥》:"有鎮痛,止咳,殺菌,利尿,解瘡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腹痛,瀉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