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概念,似乎十分清楚。是中醫藥學——或者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簡稱,也是祖國醫學的同義詞。但細究起來,其名實頗不相符。
筆者認為,現在所謂“中醫”,實際上僅指“漢醫”而言。因為其中除了漢文化系統的醫藥學知識之外,并沒有包括中國其他各民族的醫藥學內容。中醫院校講授的是漢醫藥學的理論體系,中醫研究機構研究的是漢醫藥學的方式方法,中醫門診應用的是漢醫藥學的治病手段。絕大多數中醫院校學生甚至不知藏醫、蒙醫、維醫、彝醫等為何物。
中國,古時指黃河流域一帶華夏民族活動的地區。古人自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其含義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等相同。四周則稱為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之類。但今人所稱中國,則包括了全國的整個領土和各個民族。由此而論,中國的傳統醫學應該是中國各民族醫療經驗和知識的總結。雖然應以漢醫藥學為主體,但也應包含其他民族的醫藥學。藏醫以“龍”、“赤巴”、“培根”理論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蒙醫以“赫易”、“希日”、“巴達干”理論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維醫則以“氣、水、火、土”四行結合“濕、燥、熱、寒”四種性質來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其理論各異,治病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都應歸屬于中醫的范疇。
“中醫”名稱的產生是近代的事。西學東漸,為和西醫相區別,便有了“舊醫”、“國醫”、“中醫”等的不同提法﹐“中醫”的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作為中國傳統醫藥學的典型代表,漢醫藥學自然有著和西醫截然不同的診治手段。但如果僅僅認為以陰陽五行學說為主要思維方式的漢醫藥學便是中醫,便是中國的傳統醫學,至少犯了概念上的錯誤。
“中醫”之名由來已久。其所指也約定俗成,一時難以改變,可以暫且不去管它。但要學習和研究中醫,首先應該弄清楚“中醫”一詞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