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陰肝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后,上腘內廉,循股陰,八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1),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注肺。
[本經穴]大敦(井)、行間(滎)、太沖(輸、原)、中封(經)、蠡溝(絡)、中都(郄)、膝關、曲泉(合)、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脾募)、期門(肝募)。
[交會穴]三陰交、沖門、府舍(足太陰),曲骨、中極、關元(任脈)
【注釋】
(1)頏顙——同吭嗓.此指喉頭和鼻咽部。喉嚨則指下連氣管部分。
【語譯】
足厥陰肝經:從大趾背毫毛部開始(大敦),向上沿著足背內側(行間、太沖),離內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離內踝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后,上膝腘內側(曲泉),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里、陰廉),進入陰毛中,環繞 部,至小腹(急脈;會沖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夾胃旁邊,屬于肝,絡于膽(章門、期門);向上通過膈肌,分布脅肋部,沿氣管之后,向上進入頏顙(喉頭部),連接目系(眼球后的脈絡聯系),上行出于額部,與督脈交會于頭頂。
它的支脈:從“目系”下向頰里,環繞唇內。
它的支脈: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陰肺經)。
【病候】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1),婦人少腹腫(2),甚則嗌干,面塵脫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3),狐疝,遣溺、閉癃。
【注釋】
(1)疝——與頹同,又寫作“顏”。疝,為七疝之一,發病時陰囊腫痛下墜。
(2)飧泄——飧音孫。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3)狐疝——為七疝之一,其證為陰囊疝氣時上時下,象狐之出入無常。張子和說:“狐疝,其狀如瓦。臥則入少腹,行立則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入上下,往來正與狐相類也。”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癥: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現小腸疝氣,婦女人可出現小腹部腫脹,嚴重的則咽喉干,面灰塵,脫了血色。
足厥陰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1)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經(2)上睪,結于莖(3)。
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注釋】
(1)去內踝——躁下《甲乙》《脈經》均有“上”字。
(2)循經——原作循脛,據《甲乙》《脈經》改。
(3)莖——指陰莖。
(4)睪腫——《素問·繆刺》王注:“睪,陰丸也”。
(5)長——《甲乙》《脈經》《太素》此下有“熱”字。
【語譯】
足厥陰絡脈,名蠡溝。在離內踝上五寸處分出,走向足少陽經脈;其分支經過脛骨部,上行到睪丸部,結在陰莖處。
其病癥:氣厥逆則睪丸腫脹,突發疝氣。實證,見陽強不倒;虛證,見陰部暴癢。取足厥陰絡穴治療。
足厥陰經別
【循行】
《靈樞·經別》: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于少陽,與別俱行。
【語譯】
足厥陰經別,從足背上足厥陰經分出,向上到達外陰部,和足少陽經別會合并行。
足厥陰經筋
【循行】
《靈樞·經筋》:足厥陰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1)結于內踝之前,上循脛,結內輔骨之下,上循陰股,結于陰器,絡諸筋(2)。
其病:足大指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陰股痛,轉筋,陰器不用,傷于內則不起,傷于寒則陰縮入,傷于熱則縱挺不收。
【注釋】
(1)上——《甲乙》無。
(2)筋——《甲乙》作經。
【語譯】
足厥陰經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邊,向上結于內踝前方,向上沿脛骨內側,結于脛骨內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內側,結于陰器部位而與諸筋相聯絡。
足厥陰經筋發病,可見足大趾支撐不適,內踝前部疼痛,內輔骨處亦痛,大腿內側疼痛轉筋,前陰不能運用,若房勞過度,耗傷陰精則陰萎不舉,傷于寒邪則陰器縮入,傷于熱邪則陰器挺長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