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員撤離危險的環境后,對于失去意識的病人,原則上讓其平躺。無頸椎損傷者可讓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而產生窒息。對于神志清醒者,根據不同的病情盡量給予傷員最舒適的體位,在醫生末到達之前讓傷員保持安靜。以減少因疼痛緊張而造成的心、腦耗氧量增加,減輕心臟負擔。
失血性休克:如果因外傷失血傷員表現為臉色發青、手足發涼、脈搏增快等休克癥狀。可采用頭低足高位讓病人平臥。拾高傷員的雙下肢并將其墊起約20度高。以增加靜脈回心血量,改善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狀態。對于短期內大量失血的傷員,可在其躺下后將雙下肢垂直舉起,使其中血液快速流回心臟。此舉可使病人瞬間增加700一800毫升的血量。舉起的下肢應擱在椅子上架起,以免血液再回流到下肢。
疼痛性休克:某些擠壓嚴重的手外傷病人,雖然出血不多,但也會出現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眼前發黑的休克癥狀。種休克只是因為劇烈疼痛引起的神經反射,這類病人只要坐下或蹲下,休息片刻即可逐漸好轉。絕不可禁止傷者坐下,硬要攙扶他們‘‘走一走”,以為這樣就能好轉,實際上這樣只能加劇病人的腦缺血癥狀,會加重癥狀。這類損傷性休克往往是暫時性的,可不必專門治療。
當心臟病病人出現臉色發育、手足發涼、脈搏增快等休克癥狀時,多表示發生了心力衰竭,這類病人的搶救與外傷性休克有所不同。因其并末失血,只是心臟泵血的能力大大減弱,為減輕心臟負擔、利于呼吸,可將病人上體抬高10度左右,同時將雙下肢抬高20度左右,形成腳高頭低中間凹的仰臥位。如果傷員臉色發紅、手足潮熱、脈搏增快,可采用頭高足低位讓病人平臥。有惡心、嘔吐的傷員可讓其處于伏臥位,頭部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而產生窒息。對于自覺心慌、氣短、身體衰弱的老年人,可讓其伏在椅子上以緩解呼吸不暢。腹痛的病人采用雙手抱膝的側臥位,可使腹部肌肉保持放松狀態,減輕痛苦。有開放性腹部外傷的,采用軟布綁住雙膝的平臥位,使腹部肌肉放松,減輕腹壓,防止腸管繼續脫出。手部或足部因外傷出血時,可將傷處墊高的平臥位,以減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