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醫史大事年表(下)(1949年后)

1949年12月11日,五星紅旗插上鎮南關(今友誼關)上,廣西全境解放。

1952年 大部分壯族地區基本按照漢族地區土地改革的方針政策,普遍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1月,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派語言學家袁家驊教授到壯族地區進行語言調查研究,幫助創造壯族文字。

12月10日,桂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覃應機任主席。

1953年 隆林各族聯合自治區(縣級)成立(1955年改稱隆林各族自治縣)。

貴州省從江縣平正壯族鄉成立。

1954年 桂西壯族自治區壯族文字研究指導委員會成立。三江、大苗山、金秀、隆林等縣少數民族(含部分壯族)地區完成土地改革。

1955年11月11日,桂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報請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并轉請國務院批準壯族文字方案(草案)。

1956年 壯族地區掀起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的高潮。

3月5口,桂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桂西壯族自治州。

3月19日,桂西壯族自治區壯文學校在武鳴成立。

1958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南寧召開會議,毛澤東主席在人民公園接見1萬多各族人民。

1月20日,廣西省人民委員會發布《關于公布壯文方案的決定》,壯族地區掀起學習壯文的高潮。

3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韋國清任主席。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賀龍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到達南寧,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慶賀和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成立。

4月1日,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成立。

5月1日,東興各族自治縣成立。

5月10日,欽北壯族自治縣成立(1964年改為欽州壯族自治縣)。

1959年 覃保霖著《陶針療法》,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1962年9月26日,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成立。

1965年 在周恩來總理倡儀下,把"僮"改為"壯"。

1982-1986年 當代壯族名醫班秀文教授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3年 廣西中醫學院成立了壯醫研究室,并設壯醫門診部。

1984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第一次全國民族醫藥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決定成立以壯醫藥的發掘整理和研究提高為主要任務的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并上報國家衛生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批。

1985年5月31日,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國科發綜字[1985]524號文件批復,正式批準成立我國首家省區級民族醫藥研究機構--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在批復中明確指示:該研究所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務是"運用傳統和現代的方法及手段,對壯醫藥、瑤醫藥進行發掘整理、研究提高"。與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相繼成立的還有廣西柳州地區民族醫藥研究所和廣西百色地區民族醫藥研究所。這兩個地區級民族醫藥研究所也是以壯醫藥的發掘整理為己任的。

9月,廣西中醫學院開始招收我國醫學史上第一批壯醫史研究生。

1986年1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辦函[1986]277號文批準將南寧地區醫院改建為廣西民族醫院,并將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設在該院內。廣西民族醫院和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被列為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建設項目。

3月,黃瑾明、黃漢儒、黃鼎堅主編的《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獲廣西第二屆優秀科普作品二等獎,結束了壯醫藥沒有專著的歷史。

6月,根據國務院關于民族古籍整理的指示精神,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及有關地、市、縣衛生局成立了少數民族醫藥古籍整理小組及辦公室,掛靠在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中醫醫院。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少數民族醫藥古籍整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組織領導和統一部署下,組織了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壯醫發掘整理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2月4日,國家衛生部部長崔月犁同志視察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

12月中旬,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在南寧主辦召開了全區首屆民族醫藥學術交流會。

1987年1月5日,區科協學字[1987]02號文,批準成立廣西民族醫藥協會,掛靠在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

1988年4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創辦《民族醫藥報》(試刊),國內統一刊號:CN45-0047,1989年1月5日,該報在南寧市正式創刊,國內公開發行。

12月,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基建完成,被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1989年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在南寧西園飯店親切接見和宴請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負責同志和部分民族醫藥專家,并合影留念。

5月21日~23日,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在南寧召開"壯醫藥線點灸經驗交流暨研究會成立大會"。

11月26日-29日,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中醫處在南寧主持召開"全區民族醫院工作暨第二屆民族醫藥學術交流會"。

1990年 黃瑾明教授應邀赴京參加百名中醫專家特邀門診,運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應診。

1991年3月19日,國家衛生部部長陳敏章視察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并題詞:"為繼承和發展民族醫藥學做貢獻"。

5月,黃漢儒主任醫師率領由5人組成的廣西民族醫藥代表團應邀到越南諒山、河內訪問并進行學術交流。

1992年11月5日-7日,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在南寧主辦召開"第三屆廣西民族醫藥學術交流會",以威昌博士為團長的泰國生藥學會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藥學院代表團應邀參加學術交流會。

1993年2月18日,中國中醫研究院中研辦字L1993]第044號文件決定,同意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作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的民族醫藥研究基地加掛"中國中醫研究院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的牌子。

2月26日,舉行掛牌儀式。中國中醫研究院黨委書記張鳳樓、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廳長藍芳馨親自主持掛牌儀式。

5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發[1993]56號文將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列為全區25個綜合改革重點科研單位之一。

1993-1997年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所長黃漢儒主任醫師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4年4~5月及7-11月,黃瑾明教授應邀出訪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就壯醫療法進行講學,把壯醫藥診療技術傳到了國外。

1995年1月,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江家福到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視察,并對發展民族醫藥事業做廠重要指示。

1月12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諸國本副局長到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視察,對民族醫藥的發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做了重要指示。

5月31日~6月2日,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由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和廣西中醫學院聯合主辦的"全國民族醫藥學術交流會"在廣西南寧市召開,大會共收到論文1000多篇,到會代表330人,來自全國27個省(區)市30多個民族。

11月,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文康視察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并做了重要指示。

1996年6月,黃漢儒主任醫師應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和泰國生藥學會的邀請,出訪泰國并進行了學術交流。泰國《亞洲日報》、《新中原報》等5家報紙以顯著篇幅及照片報道了這一消息。

12月,黃漢儒主任醫師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第6期發表《壯醫理論體系概述》論文,系統總結了壯醫"陰陽為本,三氣同步"、"三道"、"兩路"、"毒虛致百病"理論,奠定了壯醫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

1997年4月,越南衛生部民族醫藥司司長阮德團率領越南民族醫藥代表團一行29人訪問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

11月,經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首屆國際民族傳統醫藥研討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黃漢儒、黃瑾明作為壯醫代表出席這次大會,并擔任大會主席團副主席。

11月,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在北京成立,黃瑾明、楊梅梅、黃鵬、李釗東當選為學會理事,黃漢儒當選為學會副會長。

1998年10月21日-10月23日,全國第七屆民族民間醫藥學術交流會暨廣西第四屆民族醫藥學術交流會在廣西南寧市召開,大會收到論文近300篇。廣西民族醫藥協會進行理事會改選,黃漢儒當選為第三屆理事會會長,劉智生為副會長兼秘書長。

11月26日,中共中央委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李德洙同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周明甫陪同下,視察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并接見壯、瑤醫藥專家。強調民族醫藥應當在我國衛生保健事業中發揮更大作用。

2000年 廣西中醫學院"壯醫藥線點灸治療脾虛證作用規律及療效原理的研究" 課題獲區衛生廳科技成果二等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