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82歲高齡的著名針灸專家、原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賀普仁主任醫師,大家都尊稱為賀老。日前,賀老就“繼承”、“創新”等始終困惑中醫界的棘手問題向記者談了自己的看法,令記者感到既“入木三分”,又非常前衛,還很實在。
中醫怎么自主創新?
當記者問及中醫界的自主創新應該怎么做時,賀老并沒有直接回這個問題,而是先談到了自己多年“繼承”的體會,然后由此及彼,再談到自己對“創新”的認識及做法。他強調的是:繼承與創新是不可分割、共同成長的一個整體,而創新成果即是繼承水平的客觀體現。
賀老說:“我搞了那么多年針灸臨床,其實是學習、繼承古人和前輩的經驗多。在很長時間以內,診治什么病都是按照他們說的做,不敢‘離譜兒’。可是呢,古人、前輩的知識、經驗也有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盡管我已經記憶得很純熟了,但有時遇到病人卻用不上。隨著找我看病的人越來越多,遇到書上沒有記載或其記載方法療效不好的病也越來越多。我就得想辦法鉆研技術,解決問題,否則對不起病人!例如,對于火針的應用,自古以來記載就很少,《內經》記載火針的適應證是治痹證,沒有記載治療其他病;到了唐朝,才有記載治乳癰、癥瘕;到了宋朝,又記載治胃脘痛、腰痛,也沒有記載治其他病。為了想辦法治療白癜風,我就參考古書上以灸穴位治療的方法,試扎火針,還真解決問題!病人的皮損很快就恢復正常顏色了。此外,我用火針對于牛皮癬、色素沉著、帕金森氏病等的治療方法和經驗,都是這樣創造和積累的。我認為,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病人和疾病的情況以及服務環境都在不斷變化,盡管前人沒有記載,但我們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得到了一些新認識、找到了一些好的治療方法,這就是中醫的自主創新!”
中醫創新存在什么問題
在談到現在中醫界一些影響繼承創新的深層次問題時,賀老說:“中醫創新不足,問題出在根源上。現在,支撐中醫發展的主要力量是教學、科研和臨床三支隊伍。這三支隊伍自身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影響了創新工作開展。例如,在教學隊伍中,有些教師只求‘自圓其說’,沒人反對就行了;在科研隊伍中,有的研究者往往是把研究科題做到成果獲獎就完了,就扔到一邊兒了;在臨床隊伍中,一些大夫只求病人治療有效,就完了。因此,建立創新意識要從提高這三支隊伍的總體素質和水平上下功夫,改變不求甚解、不愿刻苦鉆研和脫離實際的作風。例如,現在中醫科研強調搞標準化,目的是建立檢查機制,進行質量控制。在針灸方面,針具要標準化、手法也要標準化、穴位要取標準穴點,但是,對以標準檢查中醫,特別是針灸臨床可不像檢查‘注水肉’那么簡單——看看、摸摸就行了。不同流派、不同大夫都有自己習慣用的針灸用具、取穴方法和一套行之有效的針灸手法。怎么按標準檢查和控制針灸大夫的醫療行為呢?如果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制定這些標準有什么意義呢?更有甚者,有些常用的針灸‘標準’現在已經不適用了,以我們常用的針刺‘醒腦開竅’為例,其有效標準是針刺時病人出現‘呲牙咧嘴、流眼淚’,即要把病人扎得痛到那‘份兒上’才行,如果大夫都按這個標準扎針,不是把病人都扎跑了嗎?還怎么讓針灸走向世界在國外傳播呀?又如,現在大專院校的中醫教材甚少講中醫古典原著,這怎么能讓學生從源頭了解和理解中醫呢?所以,我認為,要想在中醫隊伍中真正形成繼承創新的風氣,首先需要花大功夫,動‘大手術’,對三支隊伍進行總體的‘創新改造’。”
創新要摒除學術不良風氣
在談到阻礙中醫創新工作開展時,賀老提起當前學術界的一些弊病。他說:“現在學術界有很多阻礙中醫自主創新工作開展的不良風氣。例如,有個別人靠著會鉆營得到了‘專家’的虛名、在科技機構或部門‘平趟’,既能得到科研經費,又能獲獎,甚至還能得到各種高級專家的頭銜和待遇,但都是虛名,靠花錢、送禮得來的。這樣的科研、學術不正之風必須要克服掉。又如,少數人的成名成家,是靠著多寫、多登文章,請人‘炒作’自己,而不是靠在臨床實踐中刻苦工作、鍛煉成長起來的,所以名氣大、實際工作能力差,當然,這與現行體制也有一定關系,但無論問題出在哪一方面都需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