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巧治老人眩暈

眩暈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癥。眩是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并見,故統稱為眩暈。祖國醫學認為,眩暈可由風、痰、虛所引起,故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的說法。

無風不作眩

中醫認為,肝為風木之臟,主疏泄,性喜條達。憂郁惱怒,疏泄失常,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竅,發為眩暈。

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頭脹或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口苦耳鳴,面色紅赤,血壓偏高,此癥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

治宜平肝熄風,方選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10克,鉤藤15克,桅子10克,黃芩10克,石決明3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夜交藤15克,夏枯草15克,龍膽草10克。水煎2次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無痰不作眩

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之說。

脾胃功能受損,水谷精微運化失常而聚濕生痰,痰濁上蒙清竅,令人眩暈。癥見眩暈,頭重不舉,胸悶惡心,時嘔痰涎,不思飲食。治宜化濕祛痰,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半夏10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陳皮10克,天麻10克,澤瀉15克,牡蠣3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每日l劑。

無虛不作眩

由于思慮勞倦過度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因脾胃素虛,皆能導致化源不足,氣虛清陽不升,血虛腦失濡養,發為眩暈。

淫欲房勞過度,或有遺精滑泄之疾,或年老體衰,腎精耗傷,腦髓不足,也為眩暈之因。

治療選方

若氣血虧虛型眩暈,動則加劇,勞則即發,面色萎黃或蒼白,唇甲不華,心慌氣短,食少身倦。治宜補益心脾,培補氣血,可用歸脾湯為主方: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當歸15克,炒棗仁20克,遠志10克,桂圓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若腎精耗傷,癥見眩暈,精神萎靡,記憶減退,腰膝酸軟,遺精耳鳴。偏腎陰虛者,尚可見五心煩熱;偏腎陽虛者,尚可見四肢不溫。腎陰虛宜滋補腎陰,可用左歸飲加減: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藥30克,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龜板10克,女貞子15克,牛膝10克。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腎陽偏虛者,可用右歸飲補腎助陽:熟地20克,山藥30克,山萸肉15克,菟絲子15克,枸杞子30克,肉蓯蓉2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鹿角膠15克。水煎2次兌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一旦發生眩暈病,可根據以上幾種類型辨證施治,采用適當方藥,定會有較好的效果,一般服藥5~7劑即可顯效。

在治療的同時,要注意飲食富于營養、新鮮、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居室宜安靜,光線暗淡,保證充足的睡眠。還應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這對預防眩暈發病和減輕發作十分重要。


推薦閱讀